“互联网+客运”系列访谈录(之一)——互联网售票始于斯,止于斯?
类别: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15-12-02 浏览人次:1796
2015年是“互联网+”元年,传统道路客运行业触网的努力从去年开始已初现端倪。那是在日渐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自发却无序的点状尝试。到了今年,在愈发清晰的“互联网+”场景里,客运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呈现出更为复杂、深刻的局面。更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更多类型的业务形态,更为复杂的竞合关系,再加上规则与经验的模糊不定,使得这个新领域中的所有尝试,几乎呈现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仍单纯站在传统道路客运行业的角度去谈“互联网+客运”,已难免狭隘。“互联网+客运”的表述本身,已申明它开辟的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具有跨界融合的天然属性。市场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参与其中的市场主体既有传统客运企业,也有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有不少出身传统行业、继而投身独立创业的项目团队。而搅动这个市场的力量,除了政策、技术、宏观经济等一般因素,还有资本市场的强势介入。
对于传统客运企业来说,互联网并非其传统优势,对资本运作也相对隔阂,但要适应“互联网+客运”的大势,除了自身的观念转变,也有必要聆听来自所谓“行业外”的思想与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访谈对象时,几乎是有意地更青睐那些身处“行业外”却已深度参与“互联网+客运”的市场竞逐者。我们希望打破所谓行业、身份、立场等种种界限,真正以需求与市场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塑。破与立,正是互联网的语言。
汽车票业务是道路客运行业涉足互联网服务的开端。这或许是受了12306的启发,也是在互联网袭来的巨浪中最容易操作的一种变革。目前,几乎所有客运企业都在尝试车票销售的线上化,但区别在于,有人局限于车票本身,为售票而售票;有人则在互联网售票的延长线上考虑得更多。
线上售票已成普遍服务
如今,已经没有哪家客运企业对线上售票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即使在“互联网+”的概念尚未形成之前,已经有畅途网这样的网络售票平台存在了好几年,对网上购票、线下取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普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源,大多数客运企业逐渐推出线上售票服务。到现在,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基本服务,甚至在媒体报道中都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新闻价值。
线上售票也经历了一个形态不断多样化的过程。从最初的PC端网站购票,逐渐发展出二维码购票、微信购票、手机客户端购票等。从规模形态上,既有单家客运企业自主搭建的购票渠道,也有以省域为单位、甚至跨省的联合售票平台。江苏大运的“巴士管家”、杭州长运的“巴巴快巴”等,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售票平台。
互联网分销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多家客运企业的统计显示,互联网售票占售票总数的比例在三成以上。随着宣传力度和优惠政策的加大,这一比例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互联网巨头进场
看中网售汽车票这块市场的,不仅有传统客运企业,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其中不乏在互联网领域呼风唤雨的巨头。
早在去年,携程已经开始涉足汽车票销售,迅速覆盖全国多个省市。为了占领市场,携程还在许多地区推出“1元汽车票”的补贴促销活动,影响很大。
百度在今年发布了“百度快行”汽车售票服务,包括PC端与手机APP版本,销售全国各地的汽车票。此外,在手机百度、百度地图搜索相关路线和客运站,也会有购买入口。
今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覆盖旅游与交通业务的阿里旅行平台,在深圳罗湖汽车站首次推出“码上购票”服务,开始正式进军汽车票业务。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该平台汽车票业务已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
互联网巨头的进场,证明汽车票销售是一个潜在的巨大蓝海,已成为互联网渗透客运服务的一个新的“风口”。
票的背后还有什么
对传统客运企业来说,互联网售票看似一个简单的分销渠道问题,是大家都能做、也正在做的事。但事实上,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一张票的背后还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东西。能否在互联网票务的延长线上做文章,正在带来传统客运企业的一次新的洗牌。
有实力的企业都在以票务为渠道,探索综合业务的平台化。在行业内,无论是“巴士管家”还是“巴巴快巴”,都没有把最终的目标放在车票上,而是通过搭建票务平台,最终整合旅游、包车、快运、接机等多项O2O服务,提高线下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一目标则更为鲜明。他们的目标从来不在于售票本身,而是试图用售票的大数据来做更多的事情。
因此,对于掌握汽车票资源的客运企业来说,是成为一个“被整合者”,还是“整合者”,直接关系到自己能在互联网转型的路上走多远。这种分化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所以,不要认为自己能在网上售票就已成功转型,一场更为残酷的洗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