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彩公交宜居城
类别:他山之石 发布时间:2016-07-04 浏览人次:163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6-07-04
武汉“书香地铁”。特派记者 李宁 摄
天空更蓝,道路更畅,是湖北武汉市民对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景。如今,公共交通引领下的武汉发展更好更快,越来越多的居民爱上了公交出行。公共交通,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关键元素。
多样化满足出行需求
“武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同步快速发展,是由于两江四岸的地域特点,市民出行需求高。”孙小莉是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据她分析,武汉是一座典型的被江河分割的城市,中心区半径达15公里,市民的公交出行距离常常在7公里以上。在这样的尺度下,长运距、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承担主要运输功能的常规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慢行交通缺一不可。
2012年,武汉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去年2月,《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明确了“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出租汽车等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立体公交体系”的发展目标。
一体化拉近城乡距离
周末,吴家山开往东山的H90公交车上座无虚席,过道里也站满了乘客。“带孩子去欢乐谷玩,下了公交就能换乘轻轨,真方便!”乘客陈丽芳告诉记者。
这样的方便,源自两年前东西湖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为解决东西湖区西部山区群众的出行难题,2014年8月1日,东西湖区开通了吴家山至新沟镇、辛安渡等街道办事处的8条公交线路。
空调车,投币2元、刷卡1.6元。除了方便,城乡公交带给老百姓更多的是实惠。记者替陈丽芳算了一笔账,以前东山到吴家山的中巴票价6元,一家人往返吴家山一次36元,现在往返刷卡才不到10元。
截至目前,东西湖区83个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惠民公交线路达21条,服务20万居民和沿线园区企业职工的出行,农村客运告别了二级运营的历史。
文化浸润城市脉络
“办证、借书、还书3个流程加在一起,时间不超过1分钟。”在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螃蟹岬站自助图书馆旁,记者遇到大学生邓琦。
2012年12月,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通车,沿线21座车站的自助图书馆同时运营,成为全国首创的“地铁自助图书馆”。“书香地铁”成为武汉公交的一张名片。至今,武汉地铁自助图书馆已覆盖2、3、4号线共69座车站,8万册藏书方便乘客自助借阅。在喧嚣的城市中,武汉市民在地铁里找到了安静的一隅。
环形地铁穿行三镇,有轨电车欢跑光谷大道,多种公共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公交都市”越来越近了,武汉市民的生活将越来越便捷,城市也将越来越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