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以创新发展助推武汉市“五个公交”建设

类别:他山之石 发布时间:2017-09-01 浏览人次:2821

来源: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2017-08-31

【字号 】    【我要打印

      武汉公交集团目前有公共汽、电车线路434条,运营车辆8106台(空调车占86.02%),拥有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出租汽车、轮渡、汽渡、BRT(快速公交)、现代有轨电车等7种运营业态,公交日客运量稳定在400万人次,,年客运量13.79亿人次。近年来,武汉公交集团围绕创建“公交都市”,积极融入到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建设大潮,以打造五个公交(便捷、舒适、智能、绿色和平安公交)为目标,践行“公交进步,城市文明”的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凝神聚力全力谋划,主动变革创新作为,深入推进城市公交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以民生为本,着力提升城市公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一)抓线网调整,提高公交运营覆盖水平

      武汉公交集团积极参与“公交都市”创建活动,主动适应地铁时代的来临,着力构建“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体系。“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居民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公交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按照“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发展思路,对接轨道交通,优化常规公交线网,促进公交线网布局“精准化”,增强公交吸引力。2016年以来,积极构建公交“干线+微线”网络,新辟公交线路42条,优化调整228条。公交线网长度达到1809.3公里,线路长度达到7183.44公里,线路平均长度由19.5公里下降至16.5公里、重复系数由4.83下降至3.8,三环内站点覆盖率由82%上升到90%。公交车辆周转加快,运营效率有明显的提高。2016年比2015年运营车次同期增加13.9%,运营里程增加4.9%,车辆周转率增加12.5%。

      (二)抓填补市场空白,提高便民惠民的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交通“毛细血管”系统,2013年至今共开通微循环线路86条,实现偏远小区与市区交通枢纽节点和地铁站的有效对接。开通29条夜行公交线路,无缝对接了5条轨道交通线的74个站点,13大商圈,50个居民组团,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做好惠民服务工作,在刷卡乘车8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利于民,2016年初实施刷卡乘车换乘优惠,日均优惠83.47万元,日均换乘68.5万人次;2016年7月1日起,对全市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实行免费乘公交车、轮渡,受到社会好评。全面实施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建立了第三方监督、检查和考核服务质量的机制。

      (三)抓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武汉现代化水平

      城市现代化有两个显著标志,即便捷的交通和城市数字化。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到六个新城区均实现公交一体化,新城区共开通公交线路115条,替代了原道路客运班线。以10年前在江夏区实行公交化改造开始,在东西湖区和黄陂区南部区域稳步推进公交一体化,去年以来,在新洲阳逻片区、沌口和东湖高新区实施公交全覆盖。在东湖高新区市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组建光谷公交公司(在原五公司基础上)和车都有轨电车公司。与蔡甸区签订了城乡一体化协议,开通了蔡甸城关至王家湾定制3条快速公交线路。着力推进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产城一体化发展,汉南区将于9月份移交辖区二、三级交通网络。

      (四)抓公交运营形态的多样化,提高应对客运市场的竞争力

      积极创新营运服务方式,去年底开通武汉市首条BRT线路。雄楚大街BRT廊道内采取1+24组合运营模式,即1条BRT主线和24条辅线(常规公交线路)组成。投入运营半年以来,廊道内收入及客流均呈稳步上升趋势。目前日均发送车次2675次,运营里程达10.2万公里,运送乘客约40多万人次。集团车公里平均收入3.31元/公里,廊道内车公里收入达到4.41元/公里,提高了33.2%。位于沌口的全长16.8公里武汉市首条有轨电车,已于7月28日开通试运营。依托“互联网+公交服务”,推出通勤专车、定制公交等新兴业态。定制公交从当初的3条线路发展到现在的12条线路,年客运量近4.5万人次。

      (五)抓公交智能化运用,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确立数据引领,将数据管控贯穿公交管理各个领域,始于数据、终于数据,实现管理的数据化和精准化。建立公共交通信息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并深化城市智能公交调度等10个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公交车辆智能化调度、营运信息自动采集和远程车载视频监控。建立了公交车一键报警系统应急处置机制,在8219辆公交车上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并与110联网,实现公交车在遭遇重大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报警,为全省首创。主动对接全面融入“长江主轴”建设,投资640万元,建立长江内河水上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打造轮渡、汽渡、江汉朝宗三家水上单位的综合调度指挥平台。推出智慧公交APP,向公众提供快捷准确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智慧公交APP已拥有用户450万,日均启动110万余次。力推“互联网+公交”发展,与蚂蚁金服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开通支付宝扫码乘公交服务,目前公交手机支付卡会员达到145万,8月份全集团8000余台公交车辆将实现支付宝乘车全覆盖。集团公司被授予全国民生服务人气大奖、“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创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智能公交系统荣获“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称号。

      二、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着力强化经营管理

      (一)管理升级,抓降本增效

      坚持“爱车节能、降本增效、管理升级、服务创优”的16字工作方针,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通过线网调整,提高车辆运营效率;二是完善安全操作标准和流程、强化事故防控和责任追究,实施违章日清日结治理,促进安全平稳健康发展,营运公交车事故频率下降到1.69起/百万公里,每公里事故费用降至0.104元;三是持续推进运修分离工作,在总成集中修理基础上,有序推进其它类修理的运修分离;四是严格划分运营主营业务,公交国有资产经营业务和场站物业开发建设,深化“一体两翼”(以运营生产为主体,实现经营性产业和场站建设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分析成本的刚性支出,严控弹性支出;五是搭建集团资金池,对运营单位实行流动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六是对轮胎、油料实行全集团统一管理,统一集中配送,减少管理漏洞;七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压缩富余人员。富余人员由2012年末5302人,降至2017年6月底1112人,共清理4190人,各工种人车比也降到成本规制标准值以内,目前人车比为3.27:1(成本规制值3.59:1)。公交集团资产负债率由2013年的113%、2014年的109%,2015年的95.8%,到2016年底降至90.03%。在运营规模保持年度3%的增长速度、工资水平保持10%增长的前提下,通过加强降本增效工作,成本费用总额回归理性增长。成本费用总量同比基本持平,增幅由往年的11%下降到1.81%,消化了员工增资、社保基数提高、车辆更新等刚性增长因素。

      (二)活副保主,抓资产经营

      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全面清理集团公司国有资产,推进面向市场经营性产业的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面向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深耕水上旅游,彰显江城的特色,江汉朝宗轮船旅游公司在巩固“两江游+黄鹤楼”等旅游品牌基础上,开通了汉江游览等特色航线。两江游览年客运量突破40万,已成为武汉新的城市名片。广告资源以抓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2016年全面接收了公交站杆、站牌经营、监管和所属权,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0%。结合交通部新驾驶员培训政策的出台,公交教育培训中心积极推进与湖北亚太东升驾培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项目基地建设,将大货大客培训资质和训练场地整体搬迁至黄陂,着力打造国家级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心。

      (三)建设开发场站,抓好运营保障工作

      近年来,利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对公交场站建设每年拨付一亿元的专项投入和世行贷款建设项目的扶持,截止2016年底,累计新投入使用场站35座,新增场站用地面积375亩,共计增加车辆停放1626标台,增加维修保养能力1800标台。在公交车辆新增1400台的情况下,公交进场率从67%增长到70%。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公交场站建设开发公司筹融资能力逐步增强,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抓好绿色公交的发展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推进我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建设,积极打造绿色环保公交。2013年以来,集团公司购置1188辆CNG车型的清洁能源车,并采取自有资金和“金融租赁+经营租赁”双租赁的形式,推广应用了纯电动1002辆新能源车。目前,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达到3949辆,占营运车辆总数的48%。为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拿出41个公交停车场站修建充电配套设施,并克服资金和场站困难,自筹资金6513万元,完成200辆在线充车辆线网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千台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仅年碳排放量减排10万吨,若全部车辆实施新能源化,将减排80万吨碳排放量。

      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人文公交的影响力

      (一)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

      通过顶层推动,抓班子,带作风,形成合力。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从自身建设做起,面向全体员工作出六项承诺,并提出“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口号;广泛开展纠正治理基层管理人员作风行动,以“转作风、访员工、促生产”为主题的大走访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中实行每月跟车、家访、暗查暗访等项制度,并以清单的形式,如实记录,注重效果,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四个一流、党员带头”为主题,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创建集体示范岗46个,个人示范岗284个;组织动员在职党员开展进社区“双认领”活动,走进49个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千余个,认领实现“微心愿”268个。

      (二)大力推进员工关爱工程

      搭建员工诉求平台,提供基层与领导层直接对话的渠道。采取扩建、租借等多种形式,全面解决了69条线路存在的“如厕难”问题。积极与国有专业公司合作,试点推行员工统一配餐,解决员工就餐难问题;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努力改善一线员工薪酬待遇,在岗驾驶员人平工资达到5600元,实现驾驶员人平工资超过社平工资(5155元),比岗平工资(5997元)差397元。建立健全了三级困难职工帮扶网络,每年结对帮扶慰问困难职工7000多户。积极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公交场站后勤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三)丰富行业文明创建的内容

      发挥公交行业在武汉市文明创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开展“满意在公交”文明示范创建,每月22日开展文明礼让排队倡导志愿活动,公开招募1000名高校学生志愿者,开展公交服务监督活动。在40条公交线路率先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率先”示范活动,推广应用“321”礼让斑马线操作规则,得到武汉市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集团公司开展的“日行一善、德润江城”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业名片,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先进人物、模范群体不断涌现。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武汉公交员工行善之举。从制度建设入手,将此项活动纳入总经理特别奖的范畴,截止目前总经理特别奖共奖励集体14个,个人398人,发放金额87.1万元。并对一线连续工作达30年驾驶员,给予崇高礼遇,授予特别贡献奖,共147人受奖,金额29.4万元。涌现出“礼让哥”梁海斌、516路爱心车组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反响的重大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