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心之旅永不停步——安徽泾县三日游有感
类别:集团新闻 发布时间:2021-06-30 浏览人次:2098
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集团组织了第一批优秀员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等处接受红色教育和感受徽州文化特色,6月24-26日为期三天,时逢《安徽日报》记者现场采访,并以《铁军精神 立根铸魂》为题于6月27日在安徽日报报道了我司在云岭军部学习教育的情况。活动受到优秀员工们的一致好评,大家踊跃撰稿。今天推出商贸公司、盐城汽车客运站职工撰写的三篇感受文章,给分享大家。欢迎继续来稿。
让初心之旅永不停步——安徽泾县三日游有感
文/商贸公司 潘敏
安徽这个城市我去过多次,与不同的人去过不同的地方,每一次的感触又是如此的不同,而这一次是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踏着红色印记、红色的热土,寻觅革命先烈们的初心和使命。
三天的行程短暂而充实。我们依次探访了黄田古村落、查济古村、桃花潭,这里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跟随那潺潺小溪,踏着那青石板,漫步于其中,让你流连忘返在这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你会发现这里没有惊艳的十里风光,只有山明水秀、恬静安详的原野,没有喧嚣的人群,让你彻底放松心情,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无论是走在窄窄的乡间小径,还是青砖土墙的农家小院,那种农家田园牧歌的生活是那样的从容、安详。
还没从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中走出,我们又乘船来到太平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恰逢晴空万里,坐在游轮观湖景,轻松舒适。第二次来中国宣纸文化园,第一次是带着孩子一起参观,让他感知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辛勤,让他了解一张宣纸需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这一次来,我从以前的一知半解到满目触及皆是欣赏,从原料到生产,宣纸独特的原料和复杂的工艺造就了它的独特魅力,为中国国画和书法的韵味锦上添花。解说员说,宣纸离不开径县独特的土壤气候水文环境。这有着几分道理,就像是好马出大宛,好酒出贵州,但我觉得也不全然,天地间似乎有一种等待,就像当年陈河谷等到了蔡侯,宣纸终于等到了懂它的人,等到了一种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于是,极品才见诸世人。
如果说上面的行程留给我的是安徽的绿,那么安徽的红色印记又无处不在,青山红土处处留下了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我们先后参观了茂林吴氏宗祠、“4117”纪念广场,新四军军部旧址——云岭军部等革命遗址。
“4117”广场是皖南事变主战场的标记物。在它身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渐增高的红色背墙,象征着一面红旗,墙体详细记载了皖南事件的经过。广场背景是巍峨的东流群山、庄严的魁山飞雄塔和烈士墓。远近景物交融,颇为壮观。当我置身于广场时,仿佛时光又将我带回到1941年的那一天。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袭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2000多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将军与国民党谈判是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辉煌的业绩,学习他们抗战到底不朽的铁军精神。无数英雄先烈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在新四军史料陈列馆,一桩桩震撼心灵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遗物,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不凡历史,记载了几十年前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再现了皖南地区宏伟壮丽的革命战斗历史,讴歌了皖南人民英勇奋战的大无畏精神。跟随解说员,大家认真聆听了烈士们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体会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和生活,受到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在这悲壮的历史事件中,革命先烈们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时代芳华,忠诚基因在历经风雨洗礼之后,历久弥新。新思想领航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时代的使命催人奋起,我们从这忠诚基因中汲取了奋力前行的磅礴力量。
此次红色旅游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更坚定了作为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吾辈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学党史、守初心、勇担当,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让追寻初心的脚步永不停懈。
云岭感怀---记一次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
文/盐城汽车客运站 唐新涛
2021年,欣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追寻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担负起自己使命的必修课。
“七一”前夕,我有幸作为集团公司优秀员工代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宣城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忆和凭吊英烈们的革命精神,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6月24日下午,我们一行40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乘车来到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军部旧址陈列馆、军部司令部、军部会堂、云岭碑园、4117广场等地。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大家瞻仰了叶挺将军铜像,参观了军部会议室、新四军将领起居室、军部大会堂等,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关于新四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介绍。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新四军史料陈列馆内,一桩桩震撼心灵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遗物,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不凡历史,记载了几十年前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再现了皖南地区宏伟壮丽的革命战斗历史,讴歌了皖南人民英勇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当看到周恩来总理当年为揭露和抗议国民党暴行亲笔题写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新四军先烈们所表现的勇赴国难,冲锋在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斗志,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4117广场位于安徽省泾县茂林镇,是皖南事变主战场的标记物。在它身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渐增高的红色背墙,象征着一面红旗,墙体详细记载了事件的经过。皖南事变主战场的标记物。在它身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渐增高的红色背墙,象征着一面红旗,墙体详细为后人记载了事件的经过。1941年1月7日,新四军第二纵队老三团三营行至茂林镇丕岭脚下时,突遭国民党顽军40师的袭击,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我新四军被迫反击,开始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
云岭归来,感怀万千。滔滔青弋江,见证了皖南新四军抗击日寇可歌可泣的英勇浩气;茫茫云岭中,留下了新四军在云岭几多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在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这一处处新四军革命遗址,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一件件真实的革命历史文物,这一段段血与火的英雄事迹,再现了我党抗日救国纲领;再现了新四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甘愿牺牲小我实现大我,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斗志和献身精神。
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如今,新中国行进在崛起复兴之路,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忘得掉的是岁月,忘不了的是历史。盖得住的是皱纹,藏不住的是印迹。我们都处在岁月的长河中,记忆难免有时候会被奔腾的河流和飞卷的沙石所冲淡和埋藏,但我们的心却注定是与祖国相连,将所有有关祖国的历史和精神都封存在我们的心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须不负肩之使命,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让我重温了党史和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的艰苦岁月和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和现实、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我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更让我深深懂得:“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真正含义。忆往昔峥嵘岁月,树今朝爱国情怀。只有亲身体验红色文化,走近历史发生地。才会更加珍惜革命先辈为我们开创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感恩先辈功德立足岗位争先
文/盐城汽车客运站 陈祥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泾县云岭镇罗里村,占地20000平方米。1962年纪念馆筹建军部、军部大礼堂等十处旧址,当地军部大礼堂设在罗里村一公里外的陈氏宗祠,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前厅木架舞台,是军部召开各种大型会议和演出节目场所。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作重要报告。
讲解员引领我们一一参观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和周子昆、李一氓等新四军领导的工作、生活、休息的场所,还有新四军集会的祠堂。追寻新四军的足迹,弘扬铁军精神,学习新四军不畏困难,不畏牺牲,坚持理想信念,重温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篇章,激励我们发扬传统,干好本职,把革命先辈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传承下去。
我的爷爷陈文法是一位新四军老兵,我从小就听爷爷说过参加革命的故事,隐隐约约,爷爷并不多说,在他看来就是普通一兵,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我的记忆也比较模糊。后来当过海军的父亲告诉我,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我爷爷家在盐城南乡,部队经常到我爷爷家中,1942年,我爷爷那时16岁,爷爷有弟兄三个,他是家中老大,听新四军唱的歌,讲的道理很入耳,“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我们新四军是人民的队伍,为穷人打天下”新四军待人也和蔼可亲,就主动要求参加了新四军。爷爷后来编入11纵队。爷爷先后参加过盐城战役、盐南阻击战、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复原回乡。爷爷从不以功臣自居,以自己的完小文化服务国营盐场,勤恳踏实地干到退休,直到67岁病逝,他一辈子对党忠诚,任劳任怨,不给组织提个人要求。爷爷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他最为珍爱的遗存是部队颁发的纪念章和抗美援朝战场上使用的指南针,在他离世后父亲和叔叔捐献给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应该时刻铭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不会取得革命的胜利,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就不会打下今天的红色江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是车站一名普通员工,平时做得还很不够,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获益匪浅,我要克服不足,以劳模为榜样,立足岗位提升服务水平,不畏困难做出新的成绩,为集团转型升级添砖加瓦,尽己之力。